最新消息:

再偷一招:治唇炎的小方子!泄火+滋阴,让嘴唇不疼、不裂,不干

唇炎知识库 haochun 1050浏览 0评论

(本文仅供学习、参考,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。文中所述、方剂,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!)

本文理论依据:《中医基础理论》、《中医方剂学》

今天这篇文字,我想和你聊聊剥脱性唇炎的事儿。

在我手头,有这么一张关于唇炎的小小治验。这么多年来,它给我很大帮助。今天我分享给你。

说有这么一个小男孩,当时是12岁。什么毛病呢?就是唇炎,口唇和口唇周围的皮肤,干燥、灼痛,十分难受,转眼已经持续了半年。

半年的时间里,患者服用过抗生素,服用过维生素,也用过扑尔敏,还涂过药膏,结果都无济于事。

怎么办啊?最后,家长带他看中医。

刻诊,见小患者双唇和唇周围的皮肤暗红,下唇干燥尤为明显,并且伴随淋巴结肿大压痛,扁桃体也有肿大。患者自述,他总觉得自己的嘴唇干裂,疼痛,热乎乎的,不舒服,于是就想用嘴唇去舔。结果,这么一舔,反倒越来越严重。

了解这些情况以后,医家书方一首。但见——

生石膏15克,栀子、藿香、防风各6克,生地黄、玄参各10克,麦冬6克,甘草3克,另加桔梗和浙贝母各6克。

结果,患者服用3剂以后,口唇周围的颜色开始变浅,有恢复正常的态势,皮损面积开始缩小,干裂疼痛感日益减轻。接着,再服3剂。服完,诸证悉平。患者追访三年,未曾复发。

这张医案,最初载于1998年的《山东中医杂志》。它给我带来的帮助,就是利用泻黄散和增液汤来治疗唇炎。这一招,我学来以后,屡屡奏效。

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吧。

剥脱性唇炎,这是特别常见的一种病。具体原因,西医认为不明。中医讲,唇为脾之所系。脾胃如果有了积热,就会来到口唇处。这个时候,如果患者恰好感受风邪,那就容易形成中医所谓的“唇风”。唇风者,大致等同于唇炎。表现出来,就是嘴唇干裂、疼痛、有烧灼感,结痂,或者脱屑、瘙痒等等。口唇周围颜色可能变深、变红。

这个时候怎么办?当然要泻脾胃的火热之邪。另外,还得滋阴润燥。

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呢?泻黄散配上增液汤,是不错的方案。我们再看一看:

生石膏15克,栀子、藿香、防风各6克,生地黄、玄参各10克,麦冬6克,甘草3克,另加桔梗和浙贝母各6克。

这里头,生石膏、栀子、藿香和防风,组成了泻黄散。泻黄散,是治疗脾胃伏火的方子,我以前说过的。栀子和石膏、甘草,就可以清脾胃积热。藿香和防风,宣发郁火。玄参、生地、麦冬,组成了增液汤,可以滋阴清热。它和泻黄散配合,一个负责泻火,一个负责滋阴,这就可以改善患者嘴唇的干燥、皲裂、疼痛等症候。

当然,由于患者淋巴结肿大、扁桃体肿大,所以这里还加入了浙贝和桔梗,用于清热解毒、散结利咽,

在这里,我想建议你,把泻黄散和增液汤联用治疗唇炎的经验,好好记下来。因为它很有实用价值。

唇炎这个事儿,其实是相当普遍的。尤其是当下,许多年轻人,由于饮食不节,吃了太多好东西,造成脾胃积热,循经上犯,形成唇炎。这个时候,利用泄脾胃伏火,加上滋阴润燥的办法,可以恰到好处地改善。这一招的用武之地,还是很广泛的。

其实,中医人要想进步,就得不断地偷艺。你得从别人的经验中,学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。对此,文老师我,是经常“偷”的,而且乐此不疲。上面的经验,就是我偷学来的。现在,我把我“偷”来的东西,分享给你,希望你能快速地成长,在前进的路上,省一点力气。

最终,嘱咐一句,年轻人必须少吃点肉。肉吃多了,上到嘴唇,下到肛门,这条管道上,没有一处会清爽的。这一点请你务必注意。

转载请注明:好唇网 » 再偷一招:治唇炎的小方子!泄火+滋阴,让嘴唇不疼、不裂,不干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